机构档案
  • 信用等级:
  • 实名认证:

在线交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0635--8305360

手机号码:13061508023

机构点评
  • 浏览:1810 次,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商家资讯

【心理探索】在“隐秘的角落”里,谁在决定孩子与恶的距离?

发布者:心启点职业培训学校 发布时间:2020-07-06 来源:心启点职业培训学校

心启点心理咨询(lcxinqidian)——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把心打开,让爱进来……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观点,是否会有不一样的心灵触动和启示?

一部改编剧,原著7.6分,剧集9.0分。足见其改编的成功。


剧集最大的改动是什么?名字。从原著《坏小孩》到《隐秘的角落》,编剧和导演显然不想给孩子们下定义。


孩子们“坏”吗?严良偷窃斗殴,一个典型街头小混混的形象;朱朝阳真是被评价为黑化的大BOSS,对着爸爸撒谎,最后虚假的内存卡更是害了几条性命;就连白月光形象的普普,也因为想救治弟弟一次次默许帮助严良们隐藏真相、敲诈钱财。



可是本片用各种细节和情节,解释了每个孩子“坏”的动机。


严良想送一支笔给好友朱朝阳当生日礼物,因为没钱选择了偷,但是在即将走出门口时改变了主意,决定给店主婆婆搬货、用力气挣来这份礼物;孩子们起初只是想写信警告杀人犯张东升不要再作恶,却在对方表示可以给钱买证据时临时起意,决定以手中的证据换笔钱来救普普弟弟的命;普普原本只是想警告朱晶晶不要欺负朱朝阳,可是小女孩在激烈反抗下意外坠楼而亡。



三个孩子,做所有事情的因都是想要留住爱——严良为了帮普普救弟弟,普普为了留下仅存的亲情,朱朝阳更是穷尽一切想得到父母的爱和朋友的友情。



2


而剧中的成年人呢?爸爸教朱朝阳对警察撒谎,为了保住想要自己孩子命的小舅子;抛妻弃子的爸爸,在关键时刻用录音笔套孩子的话;后妈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就随意辱骂殴打她的怀疑对象朱朝阳,甚至在孩子家楼道里贴满侮辱性海报;台风天,看着两个落汤鸡般的孩子,旅店老板敲诈住宿费一晚五百。更别提为了保住家庭名誉,连续杀害多人的杀人犯张东升。



孩子们的坏,是谁造就的呢?剧集用了大量篇目来描述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朱朝阳像极了别人家的孩子,聪明、成绩好、懂事。他“小大人”的背后是对亲情的一味妥协。父母离异以后,他跟着母亲生活,父亲有了新家庭之后对他不闻不问,偶尔一次的亲子活动也是用物质来弥补自己的愧疚。看似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孩子的母亲其实占有欲极强。


她常年不在家,对孩子的要求是不需要朋友只要成绩第一。她给朝阳热好的牛奶必须马上喝完,并灌输“妈妈只有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最亲密的表达也就是“等妈妈回来,给你做好吃的”。如果不走进那个涂满绿色的家门,没人会认为这样一个勤劳善良隐忍的女人是如此冷暴力地在对待自己的儿子。



3


父母的爱若即若离,对朱朝阳来说却仍是极其渴望的,他只有用一次又一次的年级第一来证明自己的优秀,换来父母难得的肯定。这样的家庭,你我身边都有,它带给孩子心理的伤害,剧集也描述得淋漓尽致。


这样高压状态下成长的朱朝阳敏感、懂事,在父母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会用成绩来讨好大人。面对继母和同父异母妹妹的冷嘲热讽依然隐忍乖巧。


子女忽视或压抑自我的情感和需要,转而承担原本应由父母承担的照顾家人情绪或生活的现象,在社会学中叫亲职化(parentification)。


太懂事的孩子是可怕的。这种孩子成年之后,可能会引发亲密关系的错位。他们对朋友、配偶以及自己的孩子,都可能会有被动的或爆发性的愤怒,特别是当另外一个成人对他们寄予需求和期望时,就极可能会触发他们的情绪爆发。极端非典型例子就是张东升,他聪明、优秀也足够隐忍,可是长大成人以后,他也逐渐力不从心,妻子出轨希望和他离婚、入赘后妻子家庭的不认可、同事的呼来喝去,甚至连电梯里孩子的挑衅都只有忍下来。周遭环境压力之下,秃头、腰疼,他努力奋斗得到的生活已摇摇欲坠。




随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害怕失去”,害怕失去爱人就杀害岳父母,害怕爱人离开就杀了爱人。害怕失去努力奋斗的一切就与孩子们交易,一步步在罪恶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4


东升、朝阳,两位主角的名字看似是一个对应关系。在父母夹缝中求存的朱朝阳长大了会是另一个张东升吗?朝阳的母亲对他说,“等你长大了,一切就都好了。”可是在这种环境下的长大,又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呢?



原著《坏小孩》作者紫陈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朱朝阳的原型就是他自己。“9岁那年,父母离异,我跟着妈妈一起过。在这种环境下,妈妈始终是对爸爸有怨气的,这种心态也会影响到孩子。很多离异的父母双方会处在一种针锋相对的战争中,对小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隐秘的角落”里,少年们在痛苦中成长。大人们对这种痛苦是无视无感的,他们打牌、工作、交际、幽会,却对自己孩子的心理活动视而不见……朝阳母亲每晚给他冲一杯温度合适的牛奶,却不知道儿子天天与小伙伴们在谋划敲诈杀人犯。如果不是少年们最后主动坦白,大人们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



剧中,张东升和朱朝阳都特别喜欢笛卡尔,对于这位天才数学家的两种传闻的结局,相信童话和残酷只在一念之间。很多时候,我们与恶的距离仅一步之遥。


剧集对孩子们是偏爱的。最后,大人们接连遇难,而三个孩子则毫发无损。朱朝阳在好友严良的帮助下,没有成为下一个张东升,他选择了相信童话。



问题少年总是特别无助,心里已巨浪滔天却无人问津,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十几岁的少年会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也会被世界所抛弃的情绪所包裹。剧中的三人选择了抱团取暖,是片中温暖的底色。


近几年,关于原生家庭问题和疼痛童年的片子拍了不少,《狗十三》《少年的你》等影片都有离异家庭给予孩子的伤害。在经历父母带来的种种磨难后,孩子们却一直被戴着“要听话”的紧箍咒,这样血淋淋地隐忍长大了,会幸福吗?